一、国际生赛项作品主题
学汉语,写汉字。
本赛项作品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上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海外华人社区中的学龄和学龄前华裔子弟的华文教育。
二、国际生赛项作品小类
作品应为下述小类中的任意一类:
(1)软件应用与开发。
(2)微课与教学辅助。
(3)物联网应用。
(4)大数据应用。
(5)人工智能应用。
(6)信息可视化设计。
(7)数字媒体类。
三、国际生赛项作品要求
(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作品是指运行在计算机(含智能手机)、网络和/或数据库系统之上的软件,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2)微课与教学辅助类作品包括微课、教学辅助课件和虚拟实验平台。本类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使用的教学材料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这些教学材料应由在中国注册的出版机构或其海外分支机构正式出版,作品立场、观点需与教学材料保持一致,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应用。
(3)物联网应用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的作品。该类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作品提交时需录制实物系统功能演示视频(不超过10分钟)及相关设计说明书,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
(4)大数据应用类作品指利用大数据思维发现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新技术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分析、业务智能、辅助决策等应用。要求参赛作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应用场景、问题描述、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实验、主要结论等。参赛作品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研究报告、可运行的程序、必要的实验分析,以及数据集和相关工具软件。
(5)人工智能应用类作品针对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特定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的解决方案,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
(6)信息可视化设计类作品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应用,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包括以下作品形态:信息图形、动态信息影像(MG动画)、交互信息设计、数据可视化。该小类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说明,并提供源文件。该类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设计思想与现实意义。数据可视化作品还需说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录屏等。
(7)数字媒体类作品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应用,包括:静态设计类、动漫与短片类、游戏与交互设计类。
四、参赛方式及要求
国际生赛项采用省级直报赛区的组织方式,由各院校老师在大赛官方平台(http://2022.jsjds.com.cn/)进行统一报名(平台会在4月1日之后开放),要求如下:
1.本赛项仅面向中国大陆高校招收注册的在籍本科国际生(即国际来华留学生)。参赛作品的队员应全部为在籍本科国际生。
2.每支参赛队伍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3.每位作者在本赛项中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4.每位指导教师,在本赛项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
5. 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包含作品现场演示)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6.每校参加本赛项数量不限。经过初评,每个参赛学校最多3件作品进入国赛决赛。
五、比赛日程
比赛报名
l 报名开始时间:2022年4月1日
l 报名及组队截止时间:2022年4月25日(23:59:59)
初赛阶段
l 开始提交时间:2022年5月1日
l 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5月10日(23:59:59)
l 上推国赛公示:2022年5月25日 - 2022年5月27日
l 上推作品缴费截止时间:2022年5月31日(以国赛公告为准)
决赛阶段
l 决赛于2022年7月17日-7月21日进行,以国赛公告为准。
l 决赛形式:答辩
l 答辩PPT 提交截止时间:7月10日(20:00)
六、联系方式
赛制咨询:于老师,邮箱:yumiao@blcu.edu.cn
赛区联系人:王老师,邮箱:dhucsit2021@163.com
赛事QQ交流群:574950854(申请加入请注明:学校、学院、姓名)
